上周六参加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组织的一个线下活动,通知邮件里只给出了地址具体到某某楼第几层,没有具体房间号或者名字,开始还以为整层都是一个地方,结果到那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后来找到一家公司门口,看门口没有明显标记于是犹豫了一下才进去问了问,结果发现还真是这,于是一直在里面坐等到了规定时间发现并没有像邮件中说的那样禁止迟到人员入场。
好了,进入正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主办方出一个题目,然后几组人按照这个题目要求讨论出一个方案。每组6个人加一个网站工作人员组成,工作人员本意是引导大家顺利进行活动的,这次的题目是做一个计划类的手机APP,目的是解决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人群的问题。很令人失望的一个题目。
我对产品经理狂拽那些傻逼名词的行为比较反感,什么大数据啊、互联网思维啊、痛点之类的,而那些每句话中夹杂着一两个英文单词的行为更令人感觉恶心,再吐槽一次,你要是整句英文或者有点有难度的英文不会翻译也行,全是nice、good、team、care,操你们大爷的敢说点5个字母以上的词吗?不幸的是这个活动里有不少同时兼备这两种傻逼行为的人,于是我痛苦的度过了几个小时。
组里有个所谓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兼职员工,坐进来时说自己是倒水的,开始后比谁都能说,而且丝毫没有教养,打断别人说话,别人不同意他的观点他就故意打击,比我若干年前在华为遇到的几个傻逼还有过之,起的队名和产品名都是极土,这种人平时肯定也是斗争高手,估计他们公司也是个有着极品公司文化的公司。
说说自己对题目的想法吧,你想让一个没有做计划的人去做计划本身就不切实际,想用一个app去改变别人的习惯那更是扯鸡巴蛋,像郭德纲说的,你本来就是那个货不是听段相声就能改的了的,而且互联网不是只有移动端,起码10年内web端也是主要的使用方式。如果非要让我做这样的一款app,我的想法是这样:
1. 客户是B而不是C,因为C除了套VC以外赚不到什么钱
2. web端要有配套产品
3. 市场上有很多相似产品,傻逼产品黑话叫竞品,取胜的关键在技术水平(体现在速度、安全、容量、维护、扩展性等方面)和用户体验上
4. 产品要足够简单,最小化功能
1. 客户是B而不是C,因为C除了套VC以外赚不到什么钱
2. web端要有配套产品
3. 市场上有很多相似产品,傻逼产品黑话叫竞品,取胜的关键在技术水平(体现在速度、安全、容量、维护、扩展性等方面)和用户体验上
4. 产品要足够简单,最小化功能
回头看看这些产品经理,思维已经固化了,只知道做移动app,客户永远是个人,丧心病狂的分享到朋友圈,不停的添加一些垃圾功能,全是一套固定的模式,听下来一点新意都没有。
组里有个已经创业的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就是在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一到两个亮点并做到极致,在demo day上也主要是讲自己的亮点,而不是全盘介绍功能,这样能让人更容易理解,而且容易吸引投资人的目光。
最后总结一下吧,参加了这次活动很失望,但是也学到了一点东西,同时也看到了希望,产品圈原来这么多傻逼,聪明人太少了,跟老罗一样观点了吗?以后有机会再吐槽一下老罗,还是带着产品思维写代码靠谱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