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星期三

碎片化时间

      我每天的时间安排大概时这样的:每天早上花20-30分钟阅读一下微信上的各种自媒体消息,5分钟体育新闻,20分钟微博查查新鲜事,30分钟rss阅读,这其中会筛选几篇有营养的保存到evernote,然后开始查阅邮件做工作看QQ,然后的时间会不停的夹杂着rss、微博和qq,非常的碎。

      大多数的移动APP也瞄准了这一点,纷纷定位于占领用户这点碎片时间,从而占领用户的终端市场。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真的需要这么满满的填充我们的时间吗?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已经有多少时间没有细细品味一本书了,有多少时间没有扔掉手机到户外散步跑步或是骑行了,有多少时间没有好好的接触大自然,有多少时间没有跟亲人朋友好好的聊聊天,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规划时间,也许可以挤出一些碎片并将它们拼接成一段连续的宝贵资源。

      我个人准备将上班时的不断切换修改为定时查阅,这样虽然可能错过些即时信息,但是对我影响并不大,而且可以批量处理,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看看书,学学感兴趣的知识,抽出20-30分钟静静思考,思考还需要做的事情以及重要度,反思做过的事获得经验和教训,晚上回家每天一集美剧,或电影或书本,总之多看是没有错的。曾经看到别人说一个月一本书,几年之后一个人的气质会大不同。很相信我现在的气质不佳是由于看书减少有关,好吧,我承认最近根本就没读过书,那么,努力吧骚年。

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

关于说话的诚实度

      由于某些自上而下的风气影响,现在人们普遍喜欢说大话说空话,说别人喜欢听的话,甚至为此不惜牺牲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由于我的性格,我从来不敢轻易答应别人什么事,对于一个要求我都要考虑半天确定自己能做到才去说,有时甚至连说都懒得说了,直接去做。而身边的朋友换了又换恐怕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基本上遇到不实在的我就有点厌恶了,从此慢慢疏远。

      经过这么多年,我已经能够理解绝大部分人的这种看人说话行为,像昨天提到失去的那个朋友就也是这种人,可是如果一个比较重要的朋友做过很多次之后我一样会生闷气,昨天一个重要朋友又食言了,所以我今天郁闷了一整天,也许这次大教训后,再也不会有这么亲近的朋友了吧。

      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因为嘴笨不会见人说好话,所以现在混的相当悲惨,当年的文艺青年正大步走在通往二逼的道路上,以后怎么样同样迷茫,做好自己吧。

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

一个朋友和200块钱

      我有一个曾经的同事,以前经常一起逗闷子,虽然知道他有些话和行为不是很好,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他,想和他做朋友。
      过去每周一的下午大领导都要举办一个所谓的会议,会上基本就是领导在上面喷吐沫星,一群马屁精在下面应声附和,我们两个最不关心自己前途的小卒在最远方瞎扯淡,把会上的东西当笑话取笑一番,会议结束后发到群里面大家做更深层次头脑风暴式的调侃。
      在他离职的时候我很难过,可以说那差不多几乎是我在单位最难受的一段时间,当时签名还改了一下,后来听说那边机会很好,职位不低薪水不少,心里默默为他高兴。一起出来吃过几次饭,好像都是他掏的钱,本来我想着等以后朋友多点的聚会我来请,可是一直也没等到这样的机会,再后来他陪我去开了股票帐户,一起研究股票,一起学习python,估计他现在水平应该很不错了吧。
      前一阵子在群里跟那帮人瞎逗,他总会冷不丁的冒出一句呵呵,这在网上就是草泥马的意思啊,后来干脆直接骂我一句傻逼,没跟他吵下去,前天更是直接gtalk上挑衅,问他哪惹到他了,一直没回音,看这意思朋友是没的做了。
      朋友有种分法可以分为:能同甘不能共苦;能共苦不能同甘;最难得的要数能同甘共苦的。也许这位朋友现在接触面层次高了,对以前的屌丝群瞧不上眼了,让我想起了大学时最好的朋友,也许我就是没法跟任何人长时间保持要好的关系吧。
      说到200块钱,是前天我去洗车顺便洗了坐垫套,回来后突然想起来头枕里塞了200块钱,是当初为了防止身上没带钱抠出来的钱,虽然不多但是丢了也着实心疼,今天过去装上果然不在了。这都是命,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说起这位朋友和200块钱的关系,我带两个同事去吃一家他带我去吃过的饭店,车子停在外面路边,被贴了200块钱,也算是勉强有点联系吧。对了,今天我算是失去了这个朋友和这200块钱,纪念一下。